mobile28365-365-365bet体育在线公司备用-英国365客服

雍正王朝:太子胤礽“兵变”,康熙为何同时加封四位皇子为亲王?

雍正王朝:太子胤礽“兵变”,康熙为何同时加封四位皇子为亲王?

可最让胤礽感到担忧和恐惧的,还是康熙对于他的态度转变。

一件原本是由众位蒙古王公敬献给太子胤礽的金如意,却被康熙无故扣下,并且作为了赏物,赏赐给了雍正之子弘历。而按照惯例,招待、安抚诸位蒙古王公的晚宴应该是由太子胤礽出席的,可康熙却转而安排八阿哥胤禩出席,并代其向蒙古王公们敬酒。

再加上此时的肖国兴一直处于“下落不明”的状态,更是增加了胤礽的紧张情绪,最终在他与郑春华的“丑事”被康熙撞见之后,胤礽的精神彻底崩溃了。

然而,“屋漏偏逢连阴雨”,“八爷党”的众位皇子也在这个时候对于胤礽是虎视眈眈,准备给予致命一击。

十四阿哥胤禵伙同八阿哥胤禩,模仿胤礽的笔迹,伪造了一份假的“太子手谕”,而不明真相的铁杆“太子党”成员凌普信以为真,并就此率兵行动,包围了整个热河行宫,使得局势瞬间紧张起来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康熙急忙做出了三项极为重要的安排。

一来,康熙将所有的皇子全部召集到了他所在的戒得居。

康熙这样做,既是将皇子聚集在一起,以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,同时,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对于皇子们产生了戒心。于是,这样一来,便将他们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,同时又让他们与外界隔离,切断与外部势力的联络,从而不会再引发新的事端。

二来,康熙调狼覃率领军队进驻八大山庄,进一步确保自身的安全。

三来,就是康熙一口气连着封了四位皇位为亲王,而这恰恰也昭显了康熙极为高超的政治手腕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康熙同时加封四个亲王,既是要限制太子胤礽,也是要他们之间相互牵制。

康熙将所有皇子聚集在戒得居,同时将自己的四位皇子,即大阿哥胤褆、三阿哥胤祉、四阿哥胤禛以及八阿哥胤禩一起加封为亲王爵位。与此同时,康熙还下旨,收回了太子胤礽手中的所有权力,并将整个行宫乃至热河地区的防务交给了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。

“从即刻起,停用太子一切印信。着直亲王胤褆总领行宫宿卫,着诚亲王胤祉总领热河驻军行营事宜。非奉朕亲笔手谕,无论何人不得擅自向各部及各省发文调兵。所有从驾侍卫、亲兵、善扑营兵士及驻地兵马,一体由直亲王胤褆、诚亲王胤祉及上书房大臣合议请旨节制。”

仔细分析我们便可看出,康熙是将帝王心术及高超的政治手段展现到了极致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首先,康熙连封了四位亲王,可以说是就此安抚住了所有的皇子。

《雍正王朝》中的“九子夺嫡”,皇子之间主要分为五股势力,以大阿哥胤褆为首的“大爷党”;以三阿哥胤祉带领着一帮文人所组成的“三爷党”;以四阿哥胤禛为核心的“四爷党”,十三阿哥胤祥则是雍正最为信赖的兄弟;“八爷党”的势力最为庞大,这其中八阿哥胤禩为领袖,九阿哥胤禟、十阿哥胤䄉、十四阿哥胤禵都是胤禩的重要支持者;除此之外,还有由胤礽及其亲信组成的“太子党”。

这里我们不难发现,康熙任命的四位亲王,即大阿哥胤褆、三阿哥胤祉、四阿哥胤禛以及八阿哥胤禩,均为各自政治集团的“首脑”,因而对这四人进行晋封,无疑是对其整个政治集团的安抚,如此一来,康熙便可以借此缓和自己与众位皇子之间的矛盾,专心处理眼前的危局。

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,康熙在提升其他皇子的地位的同时,无疑也是对于太子胤礽权威的一种削弱,康熙便可利用这些皇子更好的限制胤礽的权力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其次,康熙在拉拢众位皇子的同时,也是要其进行相互牵制。

康熙虽然同时晋封了四位皇子为亲王,但是对于每一位皇子,康熙都有着他不同的考量。

大阿哥胤褆,与太子胤礽的矛盾最深,同时也是在众位皇子之中将自己的“夺嫡之心”表现的最为明显的,康熙非常清楚,如果给了胤褆机会,那么他一定会将胤礽置于死地。于是,康熙安排胤褆“总领行宫宿卫”,实际上就是让胤褆暂时性的担任自己行宫的“保安队长”,从而将其死死的按在自己的身边,使其不会有任何机会可以加害胤礽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四阿哥胤禛,在此之前与太子胤礽的关系非常好,并且在外人看来他就是“太子党”的成员,对此康熙也是有所忌惮的,更何况此时与胤禛关系极为密切的十三阿哥胤祥还与胤礽呆在一起,康熙也不确定整件事情是否与胤禛有关。于是,康熙将其加封为亲王,便是对其的拉拢,使其在这个时候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,同时为了提防他与胤礽再行“内外勾结”,所以康熙只是对其进行了晋封,并没有安排其他差事给到他。

八阿哥胤禩,与太子胤礽的关系也非常不好,康熙晋封其为亲王,主要是为了对其进行拉拢的同时,也对其党羽进行安抚,这样便可以避免“八爷党”人趁虚而入,使得局面更加的一发不可收拾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至于对三阿哥胤祉的安排,则更加能体现康熙的精明与深谋远虑。

胤祉是出了名的“书生皇子”,相比于权谋之术,他更加倾向于舞文弄墨,而他成天也是同一帮文人墨客混迹在一起,除了编修书籍,似乎并没有对权力斗争有着多大的兴趣。他要做的就是在众位皇子之中保持绝对的中立,同时用自己在文化领域的成就来取悦康熙,这样一来,即便是他最后不能从“九子夺嫡”之中脱颖而出,成为最终的胜利者,那么他也能够凭借与众位皇子之间都没有过多的矛盾与冲突,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局。

当然,还有一点是《雍正王朝》这部剧作中没有提及的,历史上的胤礽和胤祉其实关系是非常好的,因为胤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,实际上就是胤礽的养母,而一直以来,胤祉也对胤礽保有了绝对的尊重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康熙非常清楚,太子胤礽犯下了如此大的过错,几乎所有人都想将胤祉置于死地,从而有机会取而代之,只有胤祉不会。所以,康熙将“总领热河驻军行营事宜”的差事交给胤祉,一方面是为借助胤祉的个性,来维持局面的稳定,以确保自身以及其他皇子的安全,另一方面,则是他深知只有胤祉能保全胤礽的性命,康熙需要一个活着的胤礽来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再次,康熙实际上这也是在挑拨这些皇子之间的矛盾。

太子胤礽如今要背负“叛乱”的罪名,储君之位必然难保,而康熙又同时晋封了四位亲王,更像是罗列了一份“储君候选人”的名单,这样一来,这些受封的皇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政治集团必然是要蠢蠢欲动的。

果然,获封亲王的大阿哥胤褆率先跳了出来,企图以皇长子的身份“压服”其他皇子,随即遭到了其他皇子的坚决抵制,尤其是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阿哥胤䄉,对其更是不屑一顾。而三阿哥胤祉则是在康熙面前当众揭发了胤褆用“魇镇”诅咒太子胤礽的事情,从而将其受到了康熙的重罚,胤褆也就这样的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至此,这次“太子胤礽叛乱”的危机得到了解决,尽管事发非常的突然,但是康熙还是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手腕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果断作出决策,使得事态得以顺利平息。

这其中,一口气加封自己的四位皇子为亲王的举措,更是让人拍案叫绝。此举不仅对众位皇子进行了拉拢和安抚,稳定的局面,让局面没有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,更是将矛盾成功转移,这些受封的皇子及其政治势力集团之间也因此展开了争斗,康熙则是在权力处理太子胤礽问题的同时,坐享了“渔翁之利”,从而让这场危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与解决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最后,还要特别说明的是,康熙一口气连着封了四位亲王,只是《雍正王朝》的杜撰和演绎而已,历史上并没有此事。不过,康熙还是曾同时晋封过三位亲王的。

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,康熙在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的同时,还将三阿哥胤祉、四阿哥胤禛、五阿哥胤祺加封为亲王,并且晋封七阿哥胤祐、十阿哥胤䄉为郡王。如此密集的加封,实际上也是出于平衡朝中实力,限制太子胤礽的权力,从而实现朝局的稳定。所以,关于这一点大家还是要将《雍正王朝》和正史区分开来的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