眉州眉山,是苏东坡的故乡,1371年,苏东坡在这里出生。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,苏东坡IP更是给了故乡眉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气质。
2、开封,梦开始的地方
开封是苏东坡的成名之地。1057年,19岁的苏东坡和弟弟跟着父亲到宋都开封参加科考。这一年,是北宋科举史上最有名的一年,这届考生中除了苏东坡外,还有曾巩、程颢等众多大咖,而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。
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,苏轼一时声名大噪。他每有新作,立刻就会传遍京师。
对于开封,苏东坡的感情恐怕是极为复杂的。因为这里不仅见证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,也见证了他人生的起起落落。
3、杭州,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
杭州,可能是苏东坡最喜欢的地方之一。因为他一生中两次到杭州为官,第一次是因反对变法遭受排挤而被贬至此,第二次是政治失意主动要求调任这里。
4、湖州,苏东坡的落难之地
1079年,苏东坡调任湖州知州。后面,他遭遇了大家熟知的“乌台诗案”。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上表》,不料,却被陷害和利用。七月二十八日,上任才三个月的苏东坡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,解往京师,受牵连者达数十人。
5、黄州,涅槃重生之地
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后,苏东坡携妻带眷来到了黄州。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,并无实权,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。苏轼到任后,心情郁闷,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,写下了《赤壁赋》、《后赤壁赋》和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等名作,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。
6、惠州,准备养老之地
1094年六月,苏东坡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,再次被贬至惠州(今广东惠州)。
从黄州到惠州,中间苏轼又经历了很多波折。哲宗上位后,他一度重回朝堂,并坐上高位。奈何,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……
也许你认为他会就此一蹶不振,心灰意冷,但是千古苏仙的心境,岂是我等凡人所能臆测?他不仅没有沉沦,反而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: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
7、儋州,人生最后一站
公元1097年,苏东坡翻山跨海来到了这座荒岛。临行前,他把身后之事,托付给了长子,只带了小儿子苏过一人前往儋州。
而那时候的海南,并非今日的海南,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一个荒岛,地处边陲,相去京城几千里,可谓真·“天涯海角”。再看看今日的海南,有着自由贸易港口,是许多商人投资和置业的热门选择。
不过,苏东坡还是不改随遇而安的乐观本色,甚至写下“我本儋耳人,寄生西蜀州”的诗句。
1101年,苏轼于北归途中不幸病逝,享年64岁……
图/来源于百度百科相册,侵删
二、不辞长作岭南人
男人,至死是少年。
生活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苏东坡这一生,在旁人看来,起起落落,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。但是,从他的诗词里面,我们看到的是豁达和乐观。
“苏轼流放三千里,好事做了一火车”,苏东坡,一个硬生生把苟且活成诗和远方的男人。史书上,这样评价他: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美食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
纵使仕途坎坷不顺,也掩盖不住他的冲天宏光。他,每到一处便尽职尽责,从不因为自己被贬而自怨自艾,也从不敷衍懒政,始终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实事!他,可谓是在历史长河烙下重印的真·男人!
走过高山,也趟过平原。“眼因多流泪而俞益清明,心因饱经忧患而俞益温厚”。只有看过世界的人,才能做到如此豁达。
苏东坡一生飘零,居无定所。所以,如果要我给他推一个宜居之处,我推荐像他诗中所写的气候宜人的岭南之地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
放眼全球,新加坡,无疑是他的绝佳选择:
语言文化相近,华人聚集地(这一点很重要,文人墨客最是看重)。而且,这座花园城市,全年无冬,中国直飞新加坡仅需5个小时。
一千个人,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这是我对他的一次大胆推荐,你们觉得呢?
图/来源于pexels网站
三、春江水暖鸭先知
年轻的时候,我们哪里知道,上帝已经在每一件礼物上,都标好了价格。上帝给了你什么,他就会拿走什么。
既然你选择了大海,就要无惧狂风巨浪;如果你选择了沙洲,也要忠于细水长流。
如果你憧憬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,就要做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,才能在这个激烈角逐的斗兽场,占据一席之地。同样的,你选择了三四线城市的安定,就要学会享受平静和朴实。
因为,有想法,却又不付诸行动,是最无力的话语。
在这个自由、平等、和谐的年代,我们欢迎你走出去,当然,也期待你走进来。
图/来源于“平原公子”,侵删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想清楚,要去哪里,哪里更适合你,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。
So,Just Do It !
我们是出海宝,一家新锐互联网综合型会计事务所,每期为您分享不一样的出海干货。既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出海服解决方案,帮助您成功出海;也为那些走出去后,学到本领、赚到资金,想回来做贡献的每一个你,提供回归指南。
如果,你有这方面的计划,请立即联系我们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